从合规的角度,公司通过绩效考核来控制浮动工资,进而实现行使企业管理权,来管理员工的目的,是有法律依据的,是合法的。没有企业拿不出证据证明的,就会被视为无效;3、绩效结果的应用,要与绩效考核制度对应。比如,绩效考核制度里将绩效考核结果为ABCD4级,对应的绩效工资分别是120%、100%、90%、80%。

正文:

说起绩效,你最先想到的会是什么?我想90%的人会认为—就是扣钱!

曾经有某知名管理咨询机构对我国1200多家来自,不同行业、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企业(其中不乏位列世界500强的公司),结果发现这些企业都在用绩效考核来管理员工!

但是在具体执行中,他们却本该是一整套过程管理的绩效考核,变成了仅仅对结果的考核。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,形成了绩效管理=考核=打分=罚款(甚至是走人)的畸形模式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在执行中,就是通过绩效考核对员工的绩效打分,然后把绩效分数机械地和薪酬、奖金去挂钩,或者淘汰掉根据分数大排名后的后三名,号称“末位淘汰”如此而已。

具体到实践中,企业最常见的操作就是将员工的工资分为固定工资(基本工资+岗位工资)+浮动工资(绩效工资)+补贴补助的方式。

从合规的角度,公司通过绩效考核来控制浮动工资,进而实现行使企业管理权,来管理员工的目的,是有法律依据的,是合法的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只不过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,必须要严格执行下述程序和流程:

1、绩效考核制度必须是明文规定,且符合民主程序制定而成;

2、绩效考核制度必须要公示/告知员工,并确保员工签字确认已知悉。

3、工资中拆出多少比例作为绩效工资,必须要和员工协商一致,不能是公司单方面的随意拆分;

4、针对员工个人的考核考核内容、考核标准必须合理合法。考核结果也要和绩效工资的浮动比例有明确的对应机制。

以上仅仅是考核过程的合法合规。对于考核结果,一样有明确的流程和标准: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1、绩效考核结果是必须要经过员工本人签字确认表认同的;

2、如果员工对考核结果不认同,拒不签字或提出异议的话,公司是必须要提供相关的证据予以证明的。没有企业拿不出证据证明的,就会被视为无效;

3、绩效结果的应用,要与绩效考核制度对应。比如,绩效考核制度里将绩效考核结果为ABCD4级,对应的绩效工资分别是120%、100%、90%、80%。

如果员工在某月的考核结果是D,那么就要按照标准的80%发放,是不能随意乱扣的。

综上所述,企业扣绩效工资合不合法,要看企业的绩效考核是否符合上述全部的条件(不止程序要合法,结果也要合法)才能视作合法有效。否则,就是违法的!这个,您知道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