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春节结婚高峰,高价彩礼多次成为热点话题。江西某地不含车房彩礼超过38万元;河南某地全款买车买房之后还要二三十万元彩礼;福建某地彩礼最多甚至高达200万元……

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之中,彩礼高代表嫁得好。谁的彩礼高,谁就嫁得好。原本是为了传达婚约意愿和图个好彩头,为何如今却变了味儿?主要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,导致我们的婚姻成本不断增加;也有一些媒体传播的不良内容导致人们产生畸形婚恋观。

2月13日,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。文件在“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”方面指出,“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,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,党员、干部带头示范,扎实开展高价彩礼、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”。

目前,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“抵制高价彩礼”行动。如宁夏出台了彩礼“限高”政策,明确最高金额不超过6万元;河北印发《关于全面推行婚俗改革工作的意见》,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;今年1月,江西吉安一乡镇的30名适龄未婚女青年还集体签订“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”。这些,都是成风化俗的良好开端。